晓庄师范的青春岁月

发布者:校友网发布时间:2020-04-15浏览次数:698

岁月匆匆,离开母校43年,晓庄师范的小河流水、老师的谆谆教诲难以忘怀。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18岁青春的承诺铭记在心,用一生行动去慢慢地兑现。

心中难以抹去的美丽校园。一条巴掌大石头铺成的道路,笔直蜿蜒到校园各处,大礼堂前荷花池里散发出一阵幽香,沿着小路行走,路旁边的河水里清晰地看见鱼儿欢快地游动,教室门口的石榴树上的小红花鲜艳夺目,宿舍门口横竖排着几块绿油油的菜地,远处传来悦耳的钢琴声、风琴声、鸟叫声、读书声,悠扬动听,一片祥和、安静、雅致。

曾经记得的同学趣事。进校第一顿饭,是在食堂吃鱼时,同学们个个不好意思下筷子,一桌8个人,还能剩下半条,这是谁也没想到以后再也没有的事;第一次坐在大礼堂里看的电影是前苏联的《乡村女教师》,面对西伯里亚恶劣的天气和劳改犯的孩子们,主人公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在脑海中打下烙印;葛翠同学因为剪了发,在日记里写下“今天显得年轻漂亮些”,被同宿舍人检举出来,说是资产阶级小姐作风而遭到全班批判;唐兵同学因为讲怪话,晚自习时被小组长找出教室谈心,回宿舍后被大伙讥笑起哄,说一个男人被女人欺负,真没出息;蒋效同学家贫,参加班级间篮球联赛,买不起“大白篮”球鞋,为了班级荣誉,同学们硬是省吃俭用凑钱给他买;从吉祥庵出来,跑到燕子矶再跑回学校,有好几里地,炼好身体才能献身教育,这是每个师范生懂得的道理,为此星期日回城的那天,在中央门到燕子矶的马路上,师范生模样的青年,三三两两结伴,徒步走10多里地回家,有的手上还拎着大蒜什物;课间饿得不行找窍门,去校医室范医生处求一片喉片,甜一下嗓子,再进教室听课;学校里有红十字会员,手臂上带有十字袖章,上山采药,为学生治病,有一次,我得了疱疹,腰间全是红疹子,范克平同学不分昼夜帮我搽药,治好了我的病;雨下个不停,我一个人在教室里出黑板报到子夜,心中没有寂寞和孤独,只有喜悦和满足感;普通话过关比赛,“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共产党,像太阳,照到……”,标准、清晰、深情,我得了94分高分,同学中出现掌声一片。

镌刻在记忆里的老师。春天是播种的日子,团委书记潘国良老师慷慨激昂地给我们讲《共产党宣言》;冬天的雪花飘飘,潘嘉英老师去男生宿舍看黄勇同学,走在石头路上,不慎摔了一跤,一颗门牙嗑去;季伏昆老师与师三(2)班的同学同台演出,领唱《红军不怕远征难》,他还在宿舍里用稿纸为我写过5页硬笔书法字,每写一行空三行,让我模仿着写;周全英老师带着两个孩子教书,自家孩子哭声顾不上,数学课上,她爱生胜子,不厌其烦,千方百计让学生弄懂;钱达锦老师上体育课,总是示范动作在前,动作讲解在后,跑步要领,起跑、弯道、接力注意事项,让学生受用一生;教美术音乐的张老师手很长,有冻疮,仍坚持手把手教学生弹琴、绘画,我学画的第一张是画一个英武的战士半身照,一顶军帽盖着国字脸,剑眉大眼;物理学科徐老师是个特级教师,他的“拍拍N极”“握手看电流方向”的形声教学法,乡音中透露出对所教学课的挚爱;深秋的季节,金黄色的树叶散满校园,巫中英老师的生物课在田头地里上的多,亲自抓土,细揉成末,让我们知道土壤里的元素种种,奥秘多多;赵干老师迈着不太利索的腿,穿行在办公室和教室之间,那嘶哑的声音和漂亮的粉笔字让学生们自愧不如,后悔曾经瞧不起他的心理无地自容。

晓庄师范的办学思路。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让学生在做中学,在行动中感受生活的艰辛,体味社会即教育、生活即教育的真谛。同学们下过乡,挑过大粪锄过地,挖过山芋帮过厨,就连晓庄的篮球场也是我们300名学生用肩扛手砸出来的。众多的男女学生用稚嫩的肩膀拉起大石滚来回碾压,用手砸碎石块,用劳动的汗水浇铺成两个球场。我还有幸参加了学校的乐队,拉胡琴,搞伴奏,演出《红色娘子军》《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翻身道琴》等曲目。多少年后,我没有因为生病而耽误学生一节课,走遍大半个中国为教师开课板书,为龙湖分校的校歌《龙湖少年》填词谱曲,靠的就是晓庄打下的童子功。

我的青春岁月是在晓庄师范学校度过的,它留下了许多记忆是美好的、永恒的,激励了我一生奋斗,去当一个爱国、敬业、教书、育人的好老师。                                                    


                                                晓庄师范  1973届校友  王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