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南京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暨‘社区纠纷、情感与治理’研讨会”在南京晓庄学院莫愁校区举行。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滕涛、副部长曲思泽,南京晓庄学院校长张志华、副校长赵向军,东南大学教授、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陈友华出席,来自市委社会工作部、高校和基层社区一线代表,以及南京晓庄学院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陶行知研究院、南京城市基层治理学院和陶行知基层治理学院的师生代表近50人参会。研讨会由赵向军主持。
张志华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介绍了晓庄学院事业发展概况和社会服务成效,表示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打造基层治理品牌,为实现更高水平的社区善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晓庄智慧和力量。
会上,由南京晓庄学院基层治理领域专家领衔打造的“仙林课堂”特色案例正式对外发布,通过视频展播形式展示了前期研究与教学成效,以及该课堂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助力社区纠纷调解与居民参与的生动实践,为与会代表提供了可借鉴的本土样本。陶行知基层治理学院负责人汇报展示了人工智能、产教融合背景下南京晓庄学院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其实践新举措。
研讨会主旨报告环节,陈友华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方长春教授,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沙勇教授和江苏省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吴青熹教授,分别围绕“经济周期、财政盈亏与弹性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的两重面向及其改革与发展逻辑”“人口新形势下社区治理的关键议题”“社区情感治理,何以可能?何以可为?”等主题发表主旨演讲。各位专家从新形势下社会治理理论前沿、政策落地与实践机制等角度深入分析,为南京以及更大范围的基层治理创新与优化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
专题论坛设置四个议题模块,分别聚焦“科技赋能治理效能提升”“情感治理与社区共同体构建”“深化‘精网微格’,构筑‘睦邻’共同体”“以‘小屏’撬动‘大治理’,新门口社区‘好大一个家·直播间’的探索与实践”。来自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南京晓庄学院以及基层街道社区的代表以案例分享为依托,交流分享了数字预警系统、“智慧社区”平台建设、邻里互助体系、心理服务介入、社区建设新媒体技术运用和老旧小区治理等实践举措。论坛形式紧凑、内容鲜活,突出问题导向和实务操作性,对于基层治理与社区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会议最后,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杨光飞教授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研讨会主题聚焦,体现出问题前瞻性和对策多元化,成功地搭建起一个多方力量互动交流平台;南京晓庄学院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南京城市基层治理学院负责人表示,两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持续深耕基层治理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服务南京乃至全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本次会议立足南京市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背景,契合国家关于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提升社会服务效能的部署要求。南京晓庄学院将持续深化与省市相关部门联动协作,用好学校社会工作国家一流本科建设点等专业资源,加强南京城市基层治理学院平台建设,进一步发挥高校在政策咨询、人才支撑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立足南京、服务江苏、辐射全国,在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实践中贡献更多学术智慧和实践力量。

张志华致欢迎辞

赵向军主持研讨会

“仙林课堂”工作汇报

与会专家作主旨报告

与会专家作专题论坛交流

会议现场
供稿: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南京城市基层治理学院
撰稿:彭心韵、姚楠楠
编辑:杜霞
审核:李昌庚、张洁、周鹃
终审:刘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