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南京晓庄学院92届中文专业校友、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滕之先重返母校,为文学院百余名乡村定向师范生带来“从‘准教师’到‘大先生’:师范生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当下与远方”专题讲座,以深厚教育情怀与实践经验,为未来乡村教育工作者点亮成长航向。
作为扎根教育一线30多年的老教师,滕之先开篇便紧扣时代命题,结合第40个、41个教师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的核心主题,明确指出:“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更是乡村定向师范生扎根基层、成长成才的根本遵循。”他特别强调母校“乡村师范教育发祥地”“近代中国教育家精神策源地”的独特定位,称此次分享既是“溯源寻根”,更是向学弟学妹传递教育初心的“精神接力棒”。
讲座中,滕之先以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思想为脉络,结合杰出校友杨瑞清深耕乡村教育30余年的典型事迹,以及自身教育实践经历,生动诠释教育家精神的内涵,消除了师范生对这一精神“抽象化”的认知。他进一步提炼出“平民情怀”“终身学习”“知行合一”等精神内核,为乡村定向师范生构建起可感知、可践行的“晓庄特色教育家精神坐标系”。
针对“如何践行”的核心问题,滕之先给出具体路径:专业上通过微格教学、见习反思锤炼能力;习惯上坚持“每日一反思、每周一实践、每月一总结”;情怀上主动关爱学困生、参与乡村支教,将个人成长融入乡村振兴战略。面对数智时代挑战,他提醒师范生既要守护教育的人文“温度”,又要善用智能工具实现“技术赋能”与“精神铸魂”的统一。
讲座尾声,滕之先勉励乡村定向师范生“奋楫中流,正值其时”,珍惜在校时光,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在未来乡村教育岗位上实现从“准教师”到“大先生”的成长跨越,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宣讲中的滕之先老师
撰稿:季艳龙
一审:肖亚飞
二审:孙 娟
三审:刘克健